人文旅行达人/小众秘境星探/徒步旅行家
沿北马路西行,到达元鼎路后向北过北环城路,来到榕江北河的岸边,这里有一座城门楼,估计是仿建以前古城的北门。在河岸边转了一会儿,并没有发现特别的风景,便掉头往回,在元鼎路的西侧,看到了丁日昌纪念馆。
丁日昌纪念馆建于丁氏光禄公祠和丁日昌旧居,其中,丁氏光禄公祠还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丁日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洋务派人物,历任苏松太道、江苏巡抚、福建巡抚和兼理各国事务大臣等职,有很多奏折、文章都是在这处旧居内完成。丁日昌是丰顺县汤坑人(当时属揭阳),道光二十八年(1848)择居榕城。
祠堂和住宅其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总占地面积达6100平方米,建于光绪四年(1878)。其主体建筑共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为三开三进的祠堂,东西两路为民居。建筑左右对称,共有大小房屋99间,地下室1间。
丁日昌的名气显然没有丁世昌的大,这两位晚清的历史人物,只是名字上相近,并无血缘关系。丁日昌曾为曾国藩幕僚,是晚清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担任过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总办,还自建了中国第一条电报专线。
在对外政策主张上,一贯力主维护主权和收回利权。在上海任职期间,经多次交涉,促使英法两国军队撤出上海城内,并收回吴淞炮台基地。他提出建设新式海防的主张,用洋枪洋炮和洋操改造清朝的经制部队,为清末新军的全面改革开辟了道路。
他爱好藏书,其藏书楼“百兰山馆”中藏书达10余万卷。
祠堂对面是一个小广场,广场深处建有一座小屋,里面被布置为一间琴室。无意间寻到此地,发现十分安静。正好在此小坐休息,享受这旅途中的静谧时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