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怀化藏着这么多宝贝,太震撼了!”9月17日,刚走出怀化市博物馆新馆的市民张先生难掩兴奋。当日,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媒体团走进位于鹤城区沿河路的怀化市图书馆、博物馆新馆采风,不少前来“打卡”的市民感慨:“这儿不只是看书、赏文物的地方,更像一部能触摸、能互动的‘怀化历史全书’!”
△怀化图博馆新馆
这座总建筑面积达3.78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建筑,打破了传统场馆“静悄悄”的刻板印象,以“文化资源整合+科技沉浸体验”为核心,凭借高颜值、丰内容、强互动,成为市民口中“好玩、好懂、好逛”的文化新空间。
一书一物串联千年:连廊架起文献与文物的对话
两馆间的无缝连廊,是新馆最亮眼的设计之一。读者在图书馆翻阅《沅州府志》后,步行几步就能在博物馆看到同期出土的青铜礼器——“文献+实物”的组合,让枯燥的历史文字变成可印证、可感知的鲜活故事。
△怀化市图书馆
“以前看文物总觉得有距离感,这样对照着看,一下子就懂了!”带孩子参观的李女士指着展柜里的铜尊,孩子则兴奋地比对刚在书中看到的图案。
图书馆内,智能借阅系统、分层主题阅览区、地方史志与古籍文献专区,让找书、读书更便捷;博物馆里,AI智能技术打造的沉浸式场景、互动设备,让观众仿佛“穿越”回五溪大地,直观感受侗族、苗族的文化脉络。“点一下屏幕,豕形铜尊就能旋转、放大,还能看到出土故事,像在‘解密’!”两名学生在商代铜尊展柜前驻足良久,反复操作互动屏。
△市民在博物馆内打卡
文创空间同样人气高涨,苗绣纹样书签、侗族鼓楼模型、文物主题帆布包等融合本地文化元素的产品,成了市民的“心头好”。“买个书签送朋友,既有新意又有文化感!”市民王女士挑选着文创产品。此外,馆内的多功能报告厅与互动体验区,还将定期举办非遗工作坊、古籍修复体验等活动,让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零距离”接触。
多元展览讲好怀化故事:从火车记忆到木雕人生
除主馆外,百米外复原的怀化火车站西货场,成了中老年市民的“回忆杀”现场。老站房、铁轨、龙门吊搭配“轨通天下”主题展,清晰展现了铁路如何塑造这座“火车拖来的城市”。
△博物馆内展出的藏品
走进博物馆新馆大厅,《凤起高庙-福地怀化》主题浮雕格外醒目。浮雕以雪峰山、沅水为骨架,串联起怀化从高庙文化到“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历史脉络,前方展柜还陈列着湖南博物院馆藏的商代豕形铜尊、元青花牡丹水藻双鱼纹折沿盘、凤鸟纹铜“戈”卣三件重器。
△傩面具
馆内“山高水长出五溪”“一片冰心”“雕刻人生”等展览,更是层层展开怀化的深厚历史:“山高水长出五溪——怀化历史文化陈列展”以“静态陈列+现代科技”,呈现从旧石器时代至近现代的五溪历史画卷;“雕刻人生——五溪木雕文化展”通过“出生、结婚、功业、庆寿、祭祀、工艺”六大篇章,以木雕为载体展现五溪儿女的人生重要时刻;“一片冰心——怀化人文数字展”以唐代诗人王昌龄“左迁龙标”为明线,串联屈原、王阳明、沈从文等文化巨匠,打造穿越千年的沉浸式文脉之旅。
△博物馆展示的沅江纤道 受访者供图
“环境好、内容足,又凉快又长见识,以后周末就带孩子来这儿待一天!”不少市民已将图博馆列入日常休闲清单。无论是静心阅读、沉浸观展,还是体验传统文化、参与非遗手作,这座文化综合体都能满足不同年龄层市民的需求,正成为怀化人心中“值得反复去、认真品”的城市文化新客厅。
潇湘晨报记者陈张书 怀化报道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