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广州市增城区白水寨的飞瀑“碎玉”溅入龙眼枝头;星幕低垂,从化流溪河畔的林锦平民宿庭院里,一家人仰首追寻星座间的古老连线。在花都的潮汕卤香里、黄埔的山风林影间、白云的百年砖檐下、番禺的沙湾古镇街巷、南沙的藤架秋千畔,这些被“百千万工程”点亮的诗意空间,是任童趣撒野的探索乐园,更是托举“家门口成长”的温暖掌心。
晨光
增城南沙的诗意栖居
清晨6时,当薄雾漫过增城永宁街凤凰城第二社区“枕溪山居”的流水拱桥,退休教师梁老师已端坐凉亭。一壶清茶,伴着假山间憨态可掬的十二生肖雕塑,不远处,小孙子踮脚轻点十二生肖石雕的龟背,稚语惊呼:“乌龟醒啦!”祖孙身影在薄雾中叠成水墨剪影。十步之隔的“兰墨居”内,青瓷鱼池泛起涟漪,锦鲤曳尾划开晨光,孩童们瞪圆眼睛追踪鱼群轨迹,沈墨撒下的鱼粮瞬间点燃欢叫:“金鱼抢食啦!”新中式庭院里,兰草垂露,多肉憨态,竹篱分割的光影间,陶罐渔翁与游鱼构成微型生态剧场。

增城区永宁街凤凰城枕溪山居
与此同时,南沙区榄核镇子沙村的河岸民居倒映碧波。“我要打造一个美丽庭院,让城里人看到都会羡慕!”省级美丽庭院示范户女主人陈柳娟轻抚着镂空墙上的青石,笑意里漾着自豪。秋风掠过庭院,一排桂树簌簌摇落碎金,香气漫过石隙钻进孩童的鼻尖,放学铃声刚落,两个孩子已冲进院角,踮脚去够那缀满枝头的桂花。在广州南沙区大岗镇霍子平家的天台花园里,蓝花藤蔓缠绕竹架织就绿荫穹顶,沉甸甸的瓜果从藤叶间探出头来。品茶区的陶壶蒸腾着袅袅热气,露营的帆布躺椅轻晃着午后慵懒,而果蔬种植带则用斑斓色彩填满四季轮回;夜幕降临时,十余盏夜灯与繁星交相辉映,将这片空中农家乐映照得宛如微缩版田园综合体。

广州市“美丽庭院”村——南沙区榄核镇子沙村
中午
白云黄埔番禺的活力交融
正午阳光洒落,白云区凤河村的冯会棠家族百年古宅庭院焕发勃勃生机。这处岭南特色老宅经过活化改造,餐厅、甜品店、特色书屋等多元业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光影,游客们在庭院中享用午餐,品味着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韵味。特色书屋内,孩子们围坐阅读,欢声笑语与书页翻动声交织成趣。午间的庭院活力四射,正是“庭院+产业”模式的生动写照,让美丽庭院焕发持久魅力,成为吸引游客的流量热点,更为孩子们提供了体验岭南建筑与生活美学的绝佳场所。走进番禺石楼大岭村,玉带河蜿蜒流过,两岸水草丰茂、鲜花盛开,乡村民居各具特色,在文昌街上坐落着大大小小的非遗工坊,让这座百年古村焕发出新的生机。

白云区凤河村冯会棠的庭院
而在黄埔区油麻山的半山腰,温桂添的院子则展现着另一种自在。满院的芬芳、错落有致的绿植、古朴雅致的墙绘,让爬山归来的游人驻足流连,心情豁然开朗。温桂添坚持日常清理,保持居室庭院整洁舒适,将“小庭院大幸福”的理念融入生活点滴,打造出一处可观可憩、野趣盎然的山间绿洲,为都市人提供了一处短暂的“松弛驿站”,也为城市儿童亲近山林自然提供了便捷的“入口”。

位于黄埔区油麻山半山腰的温桂添的院子
暮色
花都从化的温情归宿
华灯初上,花都区秀全街的潮都府在夜色中更显温情脉脉。潮汕姑娘王浠浠将家乡的温暖“搬”到了这里。折叠式落地窗透出暖黄灯光,与庭院里的灯笼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温馨画卷。食客们在柔和的灯光下品尝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潮汕佳肴,假山流水在夜色中若隐若现,锦鲤在池中悠然游弋。色彩鲜艳的英歌舞壁画在灯光映照下更显生动,成为孩子们饭后流连的趣味天地。木质茶亭来滴香旁,流水声伴着茶香,三两知己细品功夫茶,在夜色中体味“松弛广州”的独特韵味。隔壁栖湘小院的船型包厢里,贵州关岭牛肉的香气氤氲,谢曼丽看着孩子们在庭院灯光下嬉戏的身影,轻声说道:“明年这里会添置儿童秋千,让夜晚的庭院也能充满欢乐的笑声。”
在花山镇,暮色中的富园雅院,浸润着女主人邹妮珍从江南带来的温婉气质。这位来自浙江的庭院主人,将故乡的灵秀与岭南的闲适完美融合,茅草亭顶垂落的暖黄灯光,映照着水面倒映的绍兴红灯笼,光影交织间仿佛重现了西湖畔的夜色。她身着湖州真丝绉纱旗袍,用龙泉青瓷茶器为邻里斟上安吉白茶,吴语软侬的“吃茶哉”问候里,藏着浙江人特有的细腻与热忱。雨丝偶尔掠过竹影,将江南的烟雨韵味揉进岭南夜风,游人或倚栏听水,或围炉夜话,在光影流转间体味着广州独有的松弛哲学——既有市井的温度,又不失诗意的栖居。

花山镇富园雅院
从化区新龙村的林锦平,则用庭院点亮了乡村的星空。作为村里首家民宿的主人,他将自家庭院打造成体验乡村野趣的窗口。夜幕降临,暖黄的灯光照亮庭院,为游客营造出温馨归宿感。闲坐庭中,仰望城市中难得一见的璀璨星河,虫鸣低唱,晚风轻拂,“松弛感”油然而生,家长用手机软件指引孩子辨认北斗七星,草丛中忽现的萤火虫引发雀跃。院子里的树屋,原是他为儿子建的空中楼阁,现在成了城里孩子们最爱待的去处。林锦平说:“这方庭院,存下的是童年与乡愁。”

从化区龙新磨社——林锦平的院子
小庭院大幸福
自在松弛的广州
从晨光中的古宅书香与孩童的探索乐趣,到正午的鱼池嬉戏与桂树飘香,再到夜色下的灯火温情与品茗时光,广州的美丽庭院已成为诠释“自在广州”“松弛广州”城市精神的独特密码,更是全年龄段人群休闲娱乐的天然乐园。
它们承载着多元文化:岭南的古宅砖檐是历史的教科书、潮汕的英歌舞墙是趣味绘本、江南的白墙黛瓦构成诗意背景,在庭院方寸间共融,印证着广州“离大海很近”的开放包容。

从化胡小聪的民宿“良辰美景”
它们服务着全龄人群:老人品茗论道,青年船屋约会,孩童攀树摘果,三代人在庭院里各得其乐;它们贯通了四季时光:春赏竹洞村黄花风铃木,夏卧增城荷塘畔,秋采从化荔枝,冬聚南沙花棚下,四时之景皆成生活舞台。它们联动了产业发展:“庭院+民宿”接待亲子家庭、“庭院+美食”满足全家口味、“庭院+文创”开发儿童体验、“庭院+直播”分享童趣瞬间,一个个“致富园”的故事正在上演,让“好风景”催生“好钱景”,为乡村注入持续活力,生动实践着“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花都塱头村
当全域公园城市的蓝图铺展,散落城乡的美丽庭院便如一颗颗“织锦工程”,以方寸之微绣出绿美羊城的全景画卷。它们不仅仅是花草繁盛的空间,更是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具象表达,是“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广州答卷。在这里,岁月静好,触手可及;自在松弛,便是日常;孩童的笑颜,是这幅幸福画卷上最明亮的色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